2024年1月8日,我國首個畜牧期貨色種和活體交割品種生豬期貨在大商所掛牌上市。一年來,生豬期貨穩健運行,得到了市場各方高度關注,產業客戶積極介入。特別是在2024年生豬代價的下行周期中,生豬期貨與現貨市場并行,有效助力產業抵擋代價波動風險、保障養殖利潤,在推動我國生豬產業保供穩價、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產業介入積極,生豬期價提供優良代價指引
生豬期貨的上市標志著我國期貨市場在縱深發展上又邁出堅實一步。據統計,截至2024年1月7日,生豬期貨累計成交量61669萬手,成交額174萬億元,日均持倉608萬手,LH2024和LH2111兩個合約共交割54手,全業務流程勝利完工閉環,相關條例制度及流程設計得到了市場的全面檢修。
據期貨了解,生豬期貨上市之后恰逢我國生豬現貨市場的下行周期,在此時期,生豬期貨整體運行平穩,成交、持倉穩步增加,根本形成了產業逐漸介入,代價發明與套期保值性能逐漸發揮的格局,在助力產業規避此輪代價下跌風險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具體來看,生豬期貨的成交和持倉展示連續增長的狀態,代價波動相對現貨更為理性,能夠反應市場對未來代價預期變化,當現貨代價1月份高企時,期貨代價展示貼水,而當現貨代價6、7月份跌入谷底時,期貨代價展示升水,這給生豬行業的生產和消費企業提供了優良的代價指引,也一定水平緩釋了現貨代價的過度波動。現在,共有近2600多家單位客戶(不含資管、特法客戶)介入期貨買賣和交割,90余家養殖企業申請了套期保值資格,大型養殖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的態勢根本形成,中小養殖戶則以介入保險+期貨項目為主。
聚焦產業需求,大商所多舉措并行事事辦實
2024年以來,固然我國生豬行業處于豬周期下行階段,但生豬養殖經百家樂遊戲規則營者的信心卻在增強,整個生豬產業也得以穩健發展,這既是市場各方積極聯動共同助力保供穩價的結局,同時也得益于大商所多舉措并行保障生豬期貨性能不亂發揮。
據悉,生豬期貨上市后,大商所深入實踐我為群眾辦實事,在確保生豬期貨安全不亂運行根基上,通過調換套保額度、設計多元化交割服務、推廣大商所農保策劃等,知足產業各主體套期保值的需求,切實做到了為企業辦實事、助行業解困難,促進了生豬產業的康健不亂發展。
一是對于持倉需求較大的大型養殖企業,可以向大商所申請產業客戶專用的套期保值額度,適當放寬持倉限額限制,從而在嚴控風險的條件下,知足了大型養殖企業對期貨市場的套保需求。
二是連續增加交割倉庫,知足市場交割需求。上市初期,大商所在農業農村部全國大區政策中分割的東部區設立了14家交割倉庫。2024年6月,大商所在東部區又增加了5個交割場點為交割倉庫,8月,進一步在河南、湖北地域增加4個交割場點,使生豬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增至15家企業的23個交割倉庫。此外,大商所還發表了河北、陜西等9個生豬期貨交割區域的升貼水,為下一步在這些地域新增交割庫做好預備。
三是強化交割延伸服務,辦理買方接貨后處理困難。在當前跨省運輸以點對點為主的場合下,為辦理買方接到期貨交割的生豬后可能難以處理的疑問,大商所設計了協議交收、養殖場回購、場交際易等替代交割方案,并與所有生豬交割庫溝通,由生豬交割庫協助接貨買方調和物流和屠宰資本,便于買方處理生豬。從9月和11月合約實際交割場合看,54手交割配對中,買方選擇協議交割方式自行交收的有17手,交割庫回購的有1手,採用交割庫推薦的物流車輛的有5手,交割庫推薦屠宰企業處理生豬的有13手。相關措施在服務市場、提高交割效率等方面作用顯著。
四是開展模擬交割和訓練,助力產業更好利用生豬期貨。為率領各類主體全面精確了解生豬期貨交割條例、科學理性介入,確保生豬交割平穩,生豬期貨上市后,大商所在全國各生豬主產區累計開展組織各類訓練活動230場,通過制作交割手冊、照相交割講授視頻、制作交割長圖等格式立體化做好交割業務推廣;聯盟交割倉庫和質檢機構,在河南、江蘇等地累計開展13次模擬交割,全方向檢修現場交收流程。
五是考慮到當年產業將大約率遭受豬價下行周期陰礙,大商所在2024年農保策劃中加強對保障生豬代價項目的支援力度,并率領機構重點服務中小養殖戶,使生豬期貨成為大商所首個上市當年便納入農保策劃的品種。現在,2024年大商所農夫收入保障策劃共立項131個生豬期貨代價項目,蓋住全國31個省份,蓋住養殖戶近萬戶。
產業受益良多,生豬期貨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從當前來看,生豬期貨所發揮的代價發明和規避風險兩大性能正在逐漸惠及產業鏈各主體。通過近一年的關注百家樂 技巧與介入,生豬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紛飛對生豬期貨市場運行及性能發揮場合給予積極評價和高度肯定,同時也表白了對生豬期貨未來發展的期望。
中糧家佳康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國金對表示,為應對生豬代價的大幅波動,生豬期貨的推出意義重大。中糧集團一直高度關注生豬期貨的推出和運行,自生豬期貨推出后,中糧家佳康就依據自身養殖場合積極介入,通過賣出百家樂勝率套保規避經營風險,是介入生豬期貨的直接納益者。
牧原股份董事會秘書秦軍也表示,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主要農產品,我國生豬行業長期以來缺乏率領市場發展的代價發明機制,生豬期貨的推出為此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同時也為包含有生產者和貿易者在內的整個行業提供了一個控制風險的新渠道。
具體來看,我國生豬養殖企業一直以來都面對市場代價大幅波動的挑戰,在此場合下,推出生豬期貨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定價方式的轉變,企業可以通過時貨套保、倉單銷售或者通過從場內產品延伸出的非尺度品的買賣等方式,來提前鎖定出欄代價。秦軍表示,未來牧原股份將繼續加深對期貨色種及整個市場的懂得,逐漸增加介入度,為整個生豬行業的良性發展作出更多功勞。
了解到,如中糧家佳康、牧原股份一樣在積極利用生豬期貨的大型上市公司不在少數,而對于在我國數目占比眾多的中小養殖戶來說,生豬保險+期貨模式也已走入他們的日常經營控制之中。如華西期貨及平安財險利用生豬期貨,在涼山州布拖縣開展了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為當地36戶生豬養殖戶、2880頭豬提供保障,賠付約1155萬元,賠付率約334%。當地養殖戶興奮地通知:沒想到會賠那麼多!要不這一年養豬可虧死了。
在江國金看來,這是生豬期貨扎實起步的一年,相信后續跟著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套保,生豬期貨市場的總體規模和性能發揮將有很大成長空間。
市場人士以為,任何新品種走向成熟并發揮性能,都有一個漸進過程,生豬期貨上市一年來成果喜人,但仍需要長時間的深耕細作、精心培育,需要社會各方的支援和懂得。但願社會各界積極協同,共同庇護好這個新生工具,促進其康健發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