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博娛樂城登入頁面_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上

2024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較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3113億元,同比增長3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1%。財政部發布的財政收支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203億元,同比增長133%。在宏觀經濟增長中,A股上市公司發揮了基本盤的重要作用。

[A股上市公司發展概述]

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總體情況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上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為統計樣本(統計口徑不含已退市公司),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總計5196家,IPO公司數量共173家。截至2024年8月31日,除經緯紡機(000666SZ,退市)以外,共519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總市值合計8658萬億元,同比下降026%;總營收35271966億元,同比增長162%;總凈利2946432億元,同比下降328%;支付的各項稅費合計25957億元,同比下降421%;研發支出合計706061億元,同比增長1103%;創造的增加值總額為907萬億元,同比增長380%,占全國GDP的比例為1529%。

從四大板塊的總體分布情況上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3176家、1275家、540家、204家,占比分別為6114%、2454%、1039%和393%;市值規模分別為6848萬億元、1154萬億元、631萬億元和024萬億元,占比分別為7910%、1333%、729%和027%。從經營情況來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的營收規模分別為32836662億元、1749771億元、610677億元、74856億元,占比分別為9310%、496%、173%、021%。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的凈利潤規模分別為2771869億元、131038億元、38024億元、5502億元,占比分別為9407%、445%、129%、019%。除主板外,創業板有近六成公司(545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有近五成公司(469家)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科創板有逾六成公司(335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有近五成公司(245家)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北交所上市公司有近六成公司(119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有近五成公司(96家)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

表為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總體表現情況

工業上市公司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

第二、第三產業上市公司經營保持韌性,工業上市公司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2024年上半年,第一產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4286億元,凈利潤合計-112億元;第二產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3萬億元,凈利潤合計131萬億元;第三產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6萬億元,凈利潤合計164萬億元。其中,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以1321萬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居榜首,占總營業收入的3745%,第三產業中的金融業以132萬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一,占凈利潤總額的4475%。從市值來看,截至2024年8月31日,第二產業的工業上市公司總市值規模達5374萬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例高達6208%。第二、三產業上市公司依然是不斷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工業上市公司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穩固經濟基本盤。

通博娛樂城優惠活動

表為三大產業上市公司經營情況

十大省份上市公司貢獻了地區2422%的稅收收入

中國GDP排名前十大省份的經濟發展對于全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影響。根據各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國GDP排名的前十大省份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和安徽(含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從所有省份總體經濟情況來看,這十大省份GDP總量3643萬億元,占全國GDP的6143%;合計稅收364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3056%。

從這十個省份的A股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的貢獻看,上市公司數量合計3397家,占全國A股上市公司總量的5120%,其中民營控股企業數量合計2351家,占比7144%;營收總量合計為1456萬億元,通博娛樂城登入攻略占全國上市公司總營收(3527萬億元)3647%;凈利潤合計1075萬億元,占全國上市公司凈利潤(295萬億元)3400%;上市公司稅費合計882500億元,占全國總稅收(997萬億元)的886%,占前十大省份總稅收(364萬億元)的2422%,這些上市公司在為國家稅收作出貢獻的同時,也通過自身的經營和發展,推動了當地經濟的持續發展。

GDP排名前十的省份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是GDP超過6萬億元的兩個省份,分別是廣東省和江蘇省,兩省上市公司合計市值2034萬億元,合計營收632萬億元,合計繳納的稅費占其總稅收的3456%;第二類是GDP在25萬億元到6萬億元的6個省份,分別是山東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6省上市公司合計市值1953萬億元,合計營收712萬億元,合計繳納稅費占其總稅收的1934%;第三類是GDP在2萬億元至25萬億元之間的兩個省份,分別是湖南省和安徽省,兩省上市公司合計市值350萬億元,合計營收113萬億元,合計繳納的稅費占其總稅收的1513%。

上述省份中以廣東省和福建省繳納稅費占比最為突出,分別是4798%和3153%。廣東省842家上市公司中,市值在500億元以上的35家上市公司總繳納稅費233088億元,占比6818%。福建省169家上市公司中繳納稅費占總繳納金額比超過10%的公司有興業銀行、建發股份、寧德時代、紫金礦業四家,占比3053%、1486%、1365%、1003%,均為高市值上市公司,市值為328441億元、32636億元、1039943億元、319291億元,有力推動地區發展。

十大行業研發投入增長超過11%

上市公司需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2024年上半年,在不含銀行的30個申萬一級行業中,24個行業(占比80%)中,有10大行業研發投入增長超過11%,其研發投入總額為425914億元,占A股研發投入總規模的6032%。

整體上看,上市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新興行業整體研發支出增長較大,包括交通運輸、汽車、電力設備、通信、醫藥生物、機械設備、有色金屬、計算機、電子等行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

表為不同板塊研發投入情況

[A股上市公司發展特點]

高市值上市公司領頭地位穩固

500億元以上市值上市公司數量占比小,營收占比龐大,其他市值區間公司數量多,但營收貢獻能力相對較弱,二八分化現象明顯。截至2024年6月30日,500億元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數量為257家,占比495%,市值規模達到4535萬億元,占比5238%。從盈利指標來看,500億元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2054萬億元,占比5823%;凈利潤總額達到229萬億元,占比7771%。其中,萬億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有6家,分別為貴州茅臺、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寧德時代、中國移動,其合計總市值、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878萬億元、308萬億元和053萬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相同指標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015%、874%和1782%;6家萬億市值公司的平均凈利潤、營業收入分別達到87521億元、513777億元,均遠超其他類別的上市公司。

表為A股六大市值區間財務指標

頭部上市公司是稅費繳納的排頭兵

從各市值區間上市公司繳納稅費來看,2通博娛樂城玩法大全024年上半年,市值千億元以上的公司納稅總額為162萬億元,占比高達6235%,是稅費繳納的排頭兵;50億元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納稅總額87939億元,占比僅為339%。相較于2024年上半年,50億元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和100億500億元市值上市公司的納稅總額均實現了正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888%和603%,增長幅度較大,其他市值區間上市公司的納稅總額同比下降。市值千億元以上上市公司的納稅總額占比加大,因2024年上半年這部分上市公司納稅總額下降較大,影響全部上市公司納稅總額的增長。

社會服務、電力設備、汽車行業營收增長迅速

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中,42家銀行凈利潤合計1087436億元,同比增長340%,占全市場凈利3691%。按照對銀行業凈利潤貢獻占比情況,將銀行業上市公司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凈利潤占比10%20%的銀行,共4家銀行且全部為中央國有企業,其中工商銀行凈利潤為173744億元(1598%)、建設銀行凈利潤為1673億元(1539%)、農業銀行凈利潤為133234億元(1225%)、中國銀行凈利潤為1205億元(1104%);第二類為凈利潤占比1%10%的銀行,共14家銀行,其中招商銀行凈利潤為75752億元,占比697%,其余13家銀行占比在5%以下;第三類為凈利潤占比1%以下的銀行,共24家銀行,其中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浙商銀行等6家銀行占比超05%。總的來說,中國銀行業在上半年實現了穩健的凈利潤增長,對A股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從各行業營收情況來看,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近七成行業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實現增長。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申萬一級分類的31個行業中,有21個行業營業收入呈增長趨勢,其中營業收入增幅最高的前五大行業與同比增長情況分別為:社會服務(3050%)、電力設備(2164%)、汽車(1939%)、國防軍工(1505%)、農林牧漁(994%)。其中社會服務行業上半年營業收入660億元,同比增長3050%,增長幅度為各大行業之首。營業收入下降的行業共10個,其中降幅前五的行業依次為非銀金融(-1344%)、基礎化工(-989%)、鋼鐵(-805%)、煤炭(-754%)、電子(-705%)。

從凈利變化情況來看,20個行業實現凈利潤增長,其中增長幅度前五的行業分別為社會服務(19647%)、公用事業(3702%)、汽車(2913%)、美容護理(2904%)、交通運輸(1949%);11個行業凈利潤出現下降,下降幅度前五的行業依次為綜合(-13650%)、鋼鐵(-7065%)、基礎化工(-5261%)、電子(-4854%)、建筑材料(-4057%)。

電力設備行業表現突出。全行業上市公司數量為354家,營業收入為17293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64%,近七成(24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上漲,過半(190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從產業鏈與技術創新來看,新能源、智能電網等新興技術方向的出現,為電力設備行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汽車行業上半年實現營收1680046億元,同比增長1939%;實現凈利潤63569億元,同比增長2913%,增速排名第二,僅次于公用事業。受益于產業、能源結構轉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推動車企創利表現突出。

華東與華北地區分紅總額占比均超30%

整體來看,上半年實施現金分紅總額為88898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9792億元,同比增長852%,現金分紅總額進一步提升,持續穩固投資者信心。2556家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占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4920%,占A股可分紅上市公司數量的5801%。其中,華東地區、華南地區的可分紅上市公司中,有超六成上市公司實施分紅,分別為1337家、594家,占可分紅上市公司的數量比例為6014%、6117%。從地區來看,西北地區、西南地區、華南地區、華東地區、華北地區現金分紅總額較去年同期均實現增長,其中西北地區同比增長4861%,西南地區同比增長4123%,華南地區同比增長877%,華東地區同比增長838%,華北地區同比增長177%,東北地區較去年同期下降6402%。

2024年上半年有4個地區現金分紅總額超千億元,依次為華東地區(299647億元)、華北地區(272663億元)、華南地區(1622億元)、西南地區(110506億元),其中華東、華北地區占全市場比例超30%,分別為3371%、3067%;平均現金分紅超億元的有5個地區,依次為華北地區(347億元)、西南地區(322億元)、西北地區(179億元)、華南地區(136億元)、華北地區(120億元)。其中1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現金分紅超百億元,前五依次為中國移動(42306億元)、中國石油(40265億元)、貴州茅臺(32549億元)、興業銀行(24680億元)、中國石化(23380億元)。

國有控股公司繼續發揮穩增長作用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持續擴大,貢通博娛樂城出金時間獻全市場近七成營收,體現出在經濟周期轉換下企業穩定營收能力。

2024年上半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有1376家,總市值規模達到42477432億元,總營業收入為23239614億元,同比上漲3%,凈利潤總額為2024838億元,同比下降-274%,有近六成公司(592%、817家)營收規模擴張,近六成(575%、793家)凈利潤總額增長。同期,民營上市公司有3291家,總市值規模達到32603729億元,總營業收入為8129412億元,同比上漲727%,凈利潤總額為490415億元,同比下降1133%。

民營上市公司有近六成(578%、1903家)公司營業規模擴張,有逾五成(506%、1668家)公司凈利潤總額上升。從以上數據來看,國企數量占比為2649%,不到三成,但貢獻了6589%的營業收入、6804%的凈利潤,而民企數量占比為6335%,超過六成,僅貢獻了2305%的營業收入、1664%的凈利潤。國企相比民企在整體營收能力和規模上都更具優勢,繼續發揮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頂梁柱作用。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多為關系國計民生以及國民經濟命脈、科技、安全的行業。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A股市場各行業中,國有上市公司數量占比超過50%的行業共8個,分別為煤炭(8158%、31家)、公用事業(6563%、84家)、非銀金融(6279%、54家)、交通運輸(6270%、79家)、鋼鐵(6222%、28家)、銀行(5952%、25家)、綜合(59%、13家)、房地產(5872%、64家)。從營業收入占比情況來看,在建筑裝飾、煤炭、公用事業、石油石化、鋼鐵、國防軍工、交通運輸、通信、銀行這9個行業中的營業收入的貢獻占比均超過80%。從凈利潤占比情況來看,在煤炭、建筑裝飾、石油石化、公用事業、交通運輸、通信、銀行這7個行業中的凈利潤貢獻占比均超過80%。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對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及關鍵領域保持著絕對的控制力,未來更要充分增強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支柱性產業、戰略性產業中的帶動力。

華北、華東營收占比較大,西南、華南營收增長較快

從各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情況來看,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貢獻了全市場超七成的營業收入。其中,華北地區上市公司數量為786家,營業收入14957494億元,占A股市場總營收的4240%;華東地區上市公司數量為2501家,營業收入11297536億元,占A股市場總營收的3203%。從各地區的營業收入同比變化情況來看,西南地區、華南地區整體營收增長速度較快。其中,西南地區上市公司數量為343家,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434通博娛樂城官網活動236億元,同比增長730%,增長幅度排第一;華南地區上市公司數量為1194家,營業收入5669826億元,同比增長392%,增長幅度排第二。

其中,西南地區,四川省與貴州省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10%。四川省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562億元,同比增長1317%,增長幅度排第一;貴州省營業收入為156738億元,同比增長1119%,增長幅度排第二。四川省營業收入按行業排序,前五依次為:電力設備、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建筑裝飾、家用電器,其中電力設備行業上市公司數量為8家,營業收入占比1795%。

華南地區值得關注的是海南省,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從宏觀上看,海南自由貿易港RCEP企業服務中心的成立,不斷激發外貿主體活力,促進外貿外資發展。其中,海南機場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為583億元,同比增長80755%;鈞達股份凈利潤為583億元,同比增長25023%。從發展規劃上來看,海南省要加快政策轉化,放大政策效力,持續打造消費新熱點。

退市格局常態化,優勝劣汰機制加速形成

2024年,A股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在退市新規的深化改革下,常態化退市機制進一步鞏固。根據數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共有16家(不包含吸收合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滬主板10家、深主板4家、創業板2家。隨著注冊制進一步發展,在有關監管部門的引導下,上市公司的退市數量明顯增加,退市效率不斷提升,我國資本市場有進有退,能進能出的良好生態正在加速構建,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圖為20242024年A股上市公司退市情況

截至2024年6月30日,A股風險警示板共有150家上市公司,其中ST股有72家,*ST股有62家,剩余16家處于退市整理期。ST股合計營業收入為81497億元,同比下降1701%,凈利潤為-4115億元,相比2024年虧損減少,但仍處于虧損狀態;*ST股合計營業收入為33294億元,同比下降2825%,凈利潤為-15232億元,同比下降1923%。

面值退市數量持續增長,投資者需加強警惕。從行業分布來看,退市公司數量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為傳媒、醫藥生物、房地產、非銀金融、計算機和商貿零售,均有兩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傳媒、非銀金融、醫藥生物2024年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也位列前三位。從退市原因來看,有6家上市公司因觸及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被終止上市,9家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人民幣1元,屬于交易類強制退市,占比超過一半,只有計通退1家上市公司屬于重大違法退市。相比于2024年,1元退市正逐漸成為當前數量最多的退市形式,投資者應保持警惕,謹防退市風險。(黃運成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蘇梅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邢宇奇為深圳價值在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