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產品期貨系列之一
近年來,中間產品期貨方興未艾,已經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市場的重要發展趨勢。我國期貨市場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呈現出品種日益豐富、市場交易活躍、功能發揮良好等諸多特點,不僅體現出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的探索創新,也已成為我國提升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的突破口。鄭商所研究所組織各方研究力量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本報采訪了眾多業內人士,特推出中間產品期貨系列,敬請關注。
近年來,中間產品期貨發展較快,已經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市場的重要發展趨勢,我國期貨市場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業內人士認為,深厚的實體經濟基礎是我國中間產品期貨后來居上的根源。
全球蓬勃發展
作為業內最早關注中間產品期貨概念的提出者,鄭商所組織各方面研究力量對此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告訴期貨,中間產品在不同領域的內涵存在一定差異,但綜合境內外期貨市場的發展實踐來看,中間產品期貨中的中間產品,通常處于較長的產業鏈上,是初級產品轉化成最終產品的過渡形態或中間產物,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且從物質變化來看,中間產品往往是初級產品或其他中間產品經過深加工,自身屬性發生了化學變化,從而產生有效價值增值的產品。
以此為基礎,鄭商所的研究人員梳理后發現,全球中間產品期貨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
看交易所數量,在國際期貨業協會(FIA)2024年公布的全球53家交易所中,有19家上市了中間產品期貨。而在2024年之前,上市中間產品期貨的交易所還只有9家。這表明,越來越多的期貨交易所開始將產品創新的目光聚焦于此。
看期貨品種數量,目前全球有36家衍生品交易所上市的123種不重復商品期貨品種中,中間產品期貨品種有48種,占比接近40%。而在2024年前,燃料油期貨還是全球僅有的中間產品期貨。
看成交數量,20242024年全球中間產品期貨成交量分別約占全球商品期貨總成交量的2980%、3355%和4219%,已逐漸接近初級產品期貨的成交水平。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發現市場對中間產品期貨的接受與認可。
之所以有這種良好發展態勢,是因為與初級產品相比,中間產品的很多特征讓它們在期貨品種設計、上市運行等方面獨具優勢。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從產品研發角度分析了中間產品期貨快速發展的秘密。
一是中間產品標準化和質量一致性更高。中間產品是工業生產中經加工制造的產物,相較從自然界中獲得的初級產品,前者同樣的生產條件和工業標準等決定了較高的標準化程度,以及宜儲藏、同質化、易檢驗的屬性,具備作為期貨標的的內在特性。
二是中間產品現貨價格形成自由度決定其波動性基礎。位于產業鏈中間環節的中間產品價格市場化程度高,基本由上游初級產品供給和下游需求共同決定,產業鏈長,影響因素多,具備上市期貨合約的良好條件。
三是中間產品期貨有利于滿足市場參與者精準套保的需求。相較上游市場集中度較高的格局,中間產品行業更接近完全競爭,企業借助中間產品期貨實現穩健經營、精準管理價格風險、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現實需求更為迫切。
國內市通博娛樂城註冊送抽獎場表現突出
在全球方興未艾的中間產品期貨發展熱潮中,中國期貨市場表現突出,不僅中間產品期通博娛樂城註冊指南貨數量位居全球前列,而且成交活躍、合約排名持續攀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從品種上看,我國中間產品期貨品種豐富,獨有、先發品種多。在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上市的48個中間產品期貨中,我國已上市25個,占據半壁江山。其中,除去尿素、熱軋卷板、燃料油、甲醇、聚丙烯和螺紋鋼期貨等6個境內外交易所均推出的品種外,其余19個均為我國獨有品種。具體到品種類別,2024年鄭商所推出精對苯二甲酸(PTA)期貨,這是全球首個化工類中間產品期貨。自此,我國期貨市場在這一品類中持續創新,目前已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在全球已上市的17個化工類中間產品期貨中,境內已上市12個,除甲醇、聚丙烯、尿素外,其余9個品種均為境內上市的全球獨有化工類中間產品期貨。
而在境內外均有上市的中間產品期貨中,境內率先上市的也不少。例如,鄭商所早在2024年就已上市甲醇期貨,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其優異的市場表現引起境外交易所的關注與效仿,新加坡交易所、CME集團分別在2024年2月、2024年1月推出甲醇期貨。熱軋卷板、聚丙烯、螺紋鋼期貨也都是如此。
從交易上看,我國中間產品期貨也表現出交易活躍、增長較快、排名靠前等特點。統計顯示,20242024年我國中間產品期貨成交量分別占同期全球中間產品期貨成交量的8959%、9151%和9392%,市場份額顯著高于境外;分別占同期全球商品期貨成交量的2669%、3070%和3963%,比重均在四分之一以上。20242024年全球成交量排名前30的中間產品期貨中,境內分別占21、23、23個,且集中位于前15。
根深方能通博娛樂城怎麼贏更多錢葉茂
業內人士認為,境內中間產品期貨風景這邊更好,主要是因為深深扎根于我國厚實的實體經濟土壤。我國中間產品期貨市場快速發展,離不開我國雄厚的實體經濟支撐。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告訴,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制造業大國,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且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研究統計,在全球16個制造業行業中,我國擁有全球最長產業鏈的行業達12個,制造業總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比重在35%左右。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的經濟規模效應、產業集群優勢和物流網絡體系,在各類產業鏈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已經成為全球生產網絡的重要樞紐。中間產品方面,我國在生產、消費等產業鏈環節表現出明顯的規模優勢。2024年,我國中間產品貿易總額高達123萬億美元,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占比達2033%。諸多中間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例如2024年我國PTA產量4975萬噸,占全球產量的64%。
作為銜接上下游的關鍵環節,中間產品的供需事關整個產業鏈的穩定和韌性。由于較大的經濟規模和產能體量,我國中間產品相關企業在定價、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更為迫切。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我國PTA產量、消費量、進口量均是世界第一,但受當時供不應求、進口依存度較高以及生產較為集中等因素影響,PTA價格更多反映生產商的意志,我國下游聚酯、化纖企業往往只能被動接受國外定價。由于議價能力不足,在下游行業利潤和景氣指數下降的情況下,原料成本的剛性上漲會導致上下游利潤倒掛,嚴重影響下游聚酯、化纖行業的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化學纖維行業協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紛紛呼吁上市PTA期貨。我國龐大的中間產品市場為期貨品種創新提供了基本條件。由此通博娛樂城app登錄可見,我國中間產品期貨的優異表現,可以說是我國實體經濟厚積薄發,在期貨市場上的自然體現。通博娛樂城玩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