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PTA總產能將達到8800萬噸,預計出口量超過450萬噸;2024年我國短纖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預計出口量超過120萬噸;預計2024年國內甲醇總供應量9600萬噸,其中進口量超1400萬噸。隨著全球產量進一步增加,甲醇、PTA進出口也迎來階段性高峰。這對于進出口貿易商來講,也催生出更多的套保需求。期貨了解到,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進出口貿易商已深刻認識到期貨衍生品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貿易型企業積極運用基差貿易、基差點價開拓進出口業務新模式,在危局中開辟新局。
化工進出口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
日前,在對華南供應鏈企業走訪中,期貨了解到,在聚酯化纖進出口貿易環節,PTA期貨為國內聚酯化纖和瓶片企業提供了鎖定原料的工具。尤其在過去三年,PTA和短纖期貨有效幫助國內聚酯產業鏈企業擴大了相關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
據國貿石化總經理劉德偉介紹,目前,我國聚酯化纖出口企業主要以PTA期貨價格為報價依據,大幅度減少了盲目低估生產成本的現象,避免了同行間的非理性競爭,有效提高了中國聚酯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國內生產企業一方面通過提前鎖定加工費,確保生產利潤;另一方面,參考期貨價格報出的產品售價,有利于與下游需求穩定的國外客戶簽訂固定的年度合約,這使得出口運輸成本和保險成本大幅降低,從而能夠與國際同行展開競爭。劉德偉稱。
目前,國內聚酯瓶片銷售到國外的訂單交貨期在2到6個月,聚酯瓶片企業在獲得訂單后可以利用PTA和MEG期貨鎖定原料價格,進而鎖定合理的加工利潤。不僅如此,國內很多化纖企業在與國外客戶的交易中也采用PTA期貨的計價公式,為國外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無獨有偶,在進口量較大的甲醇市場中,期貨和衍生品也在為產業企業積極賦能。
甲醇期貨上市前,沿海MTO下游工廠和進口貿易商需要承受25天到45天的船運周期價格波動,現在可以利用期貨工具進行在途貨物的價格管理,把單邊價格波動結合期貨后形成可以接受的基差波動,保證了沿海下游企業生產的穩定性。國貿石化甲醇負責人吳明陽表示,甲醇期貨為進口商和下游工廠提供了套保操作的工具,期貨和現貨走勢聯動逐漸強化,港口甲醇已經形成非常成熟的基差貿易模式,進口現貨計價方式也從以第三方公式計價為主到逐漸加入基差點價。
了解到,以甲醇基差交易比較活躍的江蘇太倉為例,目前,以基差形式開展交易的現貨和近月購銷通博娛樂城遊戲活動規模基本每天在10萬15萬噸。正是甲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降低了貿易商協商價格的成本,保證了下游實體企業采購原料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4年開始,國外企業也逐漸認識到鄭商所甲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與國內進口商、下游工廠貿易過程中嘗試以甲醇期貨主力合約為定價基礎,這也使國內進口商規避了匯率波動的風通博娛樂城遊戲介紹險。2024年,國內港口下游工廠開始通過基差點價進行較大數量的進口船貨采購,用于生產和貿易。
企業利用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
走訪中也了解到,化工進出口貿易商近年來與期貨衍生品聯系越來越緊密,與所處的行業周期有一定的關系。
據了解,美林時鐘等宏觀周期與產業投產周期決定了化工行業的周期。在工業品需求偏弱而產能仍在釋放的周期中,貿易商夾在上下游生產企業之間,利潤自然會被大幅壓縮,同時還需要承擔更大的價格波動風險。
對此,杭實化工副總經理梅卓航坦言,市場上幾乎不存在背靠背無風險的貿易機會,進出口貿易商必須通過承擔上下游不愿意承擔的絕對價格波動風險、基差風險或者支付風險,來獲取利潤。
據他介紹,20242024年國內港口曾出現大幅的進口順掛現象,因此港口貿易商包括期現商都積極拓展進口渠道,甚至連MTO工廠也紛紛組建自己的貿易團隊,憑借其原有的資源來做進口貿易。
大量的進口買家涌入市場,導致外商的公式價格加點一路推漲,甚至連伊朗貨今年也開始使用非伊的SO(安迅思公司發布的CFR China Specific Origins價格)來作為公式價的定價基準,進口盈利窗口一直較難打開,大部分進口商只能通過裸露敞口風險來獲利。梅卓航說。
此外,烯烴工廠額外的進口貿易量導致其他進口商原本可以賣給烯烴工廠的量又減少了,失去了部分下游渠道和可優化的空間。
了解到,以前甲醇現貨市場上流行著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想賣你想買,但價格就差1元錢。
對此,梅卓航也表示,對于不使用衍生品的企通博娛樂城贏錢技巧業而言,上游總是想在價格高的時候賣出,而下游總是想在價格低的時候買入,這單貨對雙方而言即便都有合適的物流,也因價格對某一方不合適而很難成交。
在他看來,進口商使用了期貨工具,既可以在高價時利用期貨給尚未銷售的船貨進行套保,隨后以點價方式賣出;也可以提前低價賣出遠期紙貨、買入期貨鎖定合適的基差,隨后再等裝船時對貨物進行套保。這不僅降低了絕對價格的敞口風險,也鎖定了基差風險。從期權的角度來看,部分進口商在下跌趨勢并不明確時,通過賣出虛值看漲期權就能獲利并優化采購成本。梅卓航稱。
在衍生品保護、優化下的基差貿易,使進口商在采購和銷售時從原先和上下游之間的價格博弈,變成了滿足對方絕對價格需求前提下的互惠合作,既增加了供應商和客戶的黏度,又降低了自身的風險。梅卓航告訴,部分進口商甚至將衍生品的思維方式運用到了匯率套保上,也實現了較好的效果。
期現通博娛樂城官網教學融合為甲醇產業鏈創造更多價值
隨著全球甲醇產能增加,我國甲醇進口量有望繼續提升。甲醇作為連接能源和化工的重要中間體,后續在綠色甲醇、船燃甲醇加注、環保材料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吳明陽看來,甲醇期貨已經成為進口企業和下游實體企業不可或缺的價格管理工具。
梅卓航認為,期貨、期權等工具的出現給貿易商提供了兩個新思路。一是從風險規避的角度,在不想承受過多敞口風險時,貿易商可以運用這些工具來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二是從降本增效的角度,貿易商可以通過更穩健的方式去優化庫存和物流,從而實現整體效益的提升。
正是因為市場一直都有保值的需求和降本增效的需求,此前市場中區域間價差、期現套利、基差貿易、點價交易等多種常用的期現模式,在當下的市場中仍然適用。以甲醇市場為例,近年來,鄭商所增設了甲醇貿易商廠庫,同時采取措施促進甲醇期貨合約連續活躍,為全國不同區域進口商在跨區域價格管理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2024年前受到港船期、倉儲罐容和貿易流動性制約,江蘇、福建、廣東會出現100200元噸的區域價差,對不同區域的下游企業備貨產生較大擾動。吳明陽稱,隨著貿易商廠庫的增加,進口商積極在期貨上進行套保,在不同卸貨港之間調換船貨、新增交割交貨庫,現在各個港口甲醇庫存逐漸趨于平衡,2024年全年區域價差已經收縮到50元噸以內。
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對于貿易商來講,期現操作上的難題還是集中在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上。
就甲醇而言,遠期紙貨交易存在交易對手違約的風險。梅卓航表示,目前只能通過對交易對手的準入審核,建立信用風險評價體系,才能盡可能降低此類風險。希望未來通過鄭商所的綜合業務平臺推動基差貿易往更健康的方向去發展。他稱。
梅卓航告訴,當前,進口順掛窗口打開的時間越來越短,順掛的幅度也幾乎不可能擴大。在渠道價值越來越低的情況下,貿易商參與進口業務的利潤率非常低,出口商的功能也在逐漸弱化。正因為如此,部分一手貿易商就做了靈活調整,常態情況下僅作為支付渠道為下家做代理,賺取較低的息差,在部分順掛窗口打開時拿貨做自營。另外,部分貿易商以買船或者入股的形式深入物流環節,一方面能夠賺取物流利潤,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與上下游的議價能力和貨物調配能力。
在他看來,這其實是化工產業鏈延伸的表現。未來,單一模式或者依靠單一環節來經營的進出口貿易企業將越來越難,只能通過擴展、期現融合、協同來增強競爭力,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梅卓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