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博娛樂城遊戲_粳米期貨產業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全國粳稻看龍江,龍江稻米看三江,這句話體現出黑龍江佳木斯三江地區在國內粳米產業中的重要地位。近日,由佳木斯市政府、安糧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大商所特別支持的2024年粳米產業(衍生品)大會在佳木斯市舉行。會議圍繞粳米產業現狀,旨在促進通博娛樂城週年活動米業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溝通交流,更好發揮期貨及衍生品穩價促產、平滑經營風險的作用,服務粳米產業穩步走好產融結合新型發展道路。

期貨功能逐步顯現,產業企業積極參與

據了解,由于不同品種的口感直接影響大米價格,粳米產業整體品種結構與種植結構變化速度較快,行業競爭激烈,盈利空間逐步壓縮。從生產情況來看,近兩年受水改旱影響,粳米種植面積略有減少,但總產量基本保持穩定,維持在6700萬6900萬噸。

益海嘉里大米事業部水稻采購總監助理韓輝在會上表示,2024年至今,國內主產區米廠的數量和產能逐年降低,具體來看,主要是300噸以下產能的小型米廠的數量與產能在下降,300噸以上尤其是6001000噸的米廠規模與數量在不斷增加。這表明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規模型米廠逐漸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受下游需求不振影響,今年年初行業開工率在20%左右,隨著水稻以及粳米價格上漲,米企開機率略有回升,整體仍是供大于求、產能過剩。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粳米加工企業需要積極主動用好粳米期貨及衍生品,做好風險管理,擺脫經營困境。

自2024年8月粳米期貨上市以來,大商所持續發力服務稻米產業穩健發展。據大商所商品一部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通博娛樂城體驗粳米期貨上市之初日均持倉1萬手,目前日均持倉4萬手,粳米期貨服務企業風險管理需求的能力不斷提升。從客戶結構來看,無論是持倉量還是交易量,產業客戶占比都超過50%。

粳米期貨合約設計貼近現貨,交割流程也參照現貨習慣,自上市以來期貨價格緊貼現貨價格,價格發現合理有效,期現相關性總體可以達到,呈上升態勢;套保效率更是穩步提升,目前已超過90%,帶動了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數百家產業企業參與套保。上述通博娛樂城提款手續費負責人稱。

韓輝在會上介紹,2024年五一通博娛樂城活動假期后粳米需求較弱,現貨銷售明顯不暢,5月6日佳木斯當地粳米價格3700元噸,粳米期貨6月合約價格3680元噸,基差為20元噸。對于我們加工企業來說,如果現貨銷售不暢會導致庫存積壓,增加各項成本,而且對后期價格走勢我們整體并不看好,所以公司決定對2024噸粳米現貨進行套保操作,鎖定6月銷售價格。6月1日基差上漲至130元噸,現貨價格僅小幅下跌,最終公司選擇平倉了結,獲得基差收益110元噸,期貨端盈利彌補了現貨虧損,并實現了溢價銷售。韓輝說。

大商所立足農民需求,拓寬服務深度與廣度

除服務現貨企業外,多年來大商所以服務國家農業強國戰略為主線,以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業務模式為發力點,推動期貨機構與保險機構協同,引導中小農戶以風險入場、人不入場的形式開展價格風險管理,持續為農業高質通博娛樂城玩法推薦分享量發展貢獻期貨力量。

黑龍江樺川縣是典型的農業縣,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以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為主,農業是該縣重要的支柱產業。糧食價格波動會對全縣農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帶來影響。樺川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周淼表示,隨著前些年國家取消玉米臨時收儲制度,玉米市場波動加劇,特別是2024年玉米價格一路走低。近些年玉米價格有所上升,但種植成本也在上升,怎樣提高種植積極性、保障農民收入水平,是擺在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樺川縣敢為人先,在大商所、期貨公司等幫助下,率先嘗試保險+期貨模式,并連續8年開展試點。從最初的保價格到現在的保收入,從剛開始的小規模試點到后期的全縣鋪開,樺川縣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期貨市場為支撐、保障收入為目的的保險+期貨發展格局。

周淼告訴期貨,2024年樺川縣發生內澇災害,全縣有337戶脫貧戶通過參與保險+期貨獲得賠付466萬元,有效防止了脫貧戶因災返貧,保險+期貨為樺川縣如期實現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為2024年災情的見證者,來自樺川縣百禾漿果合作社的種植戶王大江對保險+期貨的作用深有體會。2024年雨水比較大,到了秋天玉米質量不好,賣不上價錢,但我們村投保了收入險,總共繳了65萬元左右的保費,拿到了130多萬元賠付。我們特別感謝有關部門幫我們承擔了一部分保費,也特別感謝保險+期貨讓我們能不懼風險、安心種地。他說。

據周淼介紹,8年來,樺川縣累計為保險+期貨投入資金2741萬元,農民累計獲得賠付119億元,有效保障了當地農戶的種植收益和積極性,進而保證了糧食安全。接下來,樺川縣將繼續與大商所等進行合作,全力推進保險+期貨這項實踐,積極爭取各項有利的政策,進一步拓展試點品種,為當地農民增收、農業發展插上金融的翅膀,從而助力樺川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放眼全國,從保價格到保收入、從保種植到保養殖、從保生產到全流程,大商所從保障的風險范圍、品種以及深度上不斷優化保險+期貨項目。截至今年6月,大商所累計投入近12億元,支持市場機構開展了1012個保險+期貨項目,保障生豬、飼料、雞蛋、玉米、大豆等品種現貨約1780萬噸,對應貨值3479億元,惠及除港澳臺以外的全部31個省份的近180萬戶農戶。全部項目實現理賠近14億元,有效補償了農民因農產品價格下跌或作物減產導致的收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