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期貨作為我國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新探索、新模式,在金融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增產不增收的狀況,成為期貨行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據悉,2024年,鄭商所在棉花、白糖、蘋果、紅棗、花生5個品種上共支持開展21個保險+期貨項目,為超過1628萬農戶及61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風險保障金額5872億元,惠及陜西、甘肅、云南、廣西、山東、河南、遼寧、新疆等多個地區,呈現出保費構成多樣化、模式創新化、效率更優化、主體多元化等特點與亮點。
A 聯合地方政府共建 成效明顯
據了解,鄭商所主導開展的2024年保險+期貨項目的亮點之一,是聯合地方政府共建模式成效明顯,推動財政資金常態化支持取得新進展。
2024年,鄭商所與河南、山東、廣西、遼寧通博娛樂城客服系統等省級政府部通博娛樂城攻略分享門聯合發文部署試點建設,對接引入政府資金、強化項目組織保障,合力助推試點擴圍。此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湖北等地開展的棉花價格保險試點均將棉花期貨價格作為保險結算價(部分)計算依據。期貨價格作為特色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的價格因子,在新型農業保險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得到了地方政府、產業主體的認可。
事實上,隨著地方政府對保險+期貨的重視程度和農戶參保意愿的不斷提升,地方政府對于項目的補貼力度和農戶的自繳比例均在增加,保費構成的多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山東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證監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山東省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自2024年起連續兩年成功開展,尤其是2024年項目實現賠付344341萬元,賠付率高達19221%,畝均賠付金額179672元,切實發揮了保險+期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為山東省蘋果產業通博娛樂城登入保護發展和鄉村振興再添新動力。
據了解,2024年山東省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覆蓋煙臺、威海等地市6縣區蘋果種植面積192萬畝,折合現貨約383萬噸。其中農戶自繳保費占比107%,其余保費由鄭商所支持資金和政府財政補貼資金按照1∶1比例承擔。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項目撬動財政支持資金約800萬元,形成財政、金融協同支農合力,助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此外,河南省2024年以來試點的花生保險+期貨項目同樣獲得了當地財政資金的支持。2024年花生期貨掛牌上市,鄭商所通過引進省、市、縣財政資金支持,為桐柏縣83萬畝花生提供風險保障,保障花生價值近16億元。2024年,鄭商所引入省級、縣級財政資金17038萬元,探索保險+期貨+銀行、收入險等多種創新模式,為桐柏縣10萬畝花生、10521戶種植戶提供抵御自然災害和價格波動的雙重保障。
據了解,目前在河南省花生保險+期貨試點項目中,農戶只需繳納少部分保費。參與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每畝花生只需10元保費,有這個兜底,從種、收到賣,俺完全沒有了后顧之憂。桐柏縣毛集鎮熊寨村花生種植戶熊本高樂呵呵地說。
B 創新發展收入險 保障種植收益
經過多年探索,鄭商所主導開展的保險+期貨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由價格險發展至收入險,探索服務產業新路徑。
據了解,為積極響應中央關于油料產能提升及供給保障安全的政策精神,除河南花生價格險項目外,鄭商所在山東、遼寧兩個花生主產區探索收入險模式,為花生種植戶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管理服務。為配合糖料蔗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鄭商所在廣西開展糖料蔗訂單收入保險,探索在訂單價格基礎上,根據糖料蔗收獲期白糖期貨行情給予蔗農更好的收入保障。此外,鄭商所連續兩年在陜西黃陵開展蘋果收入險項目,為林果作物收入險持續積累經驗。
事實上,保險+期貨收入險作為價格險的升級版,和以往的保險產品有很大不同,它既區別于傳統保險+期貨價格險,增加了由自然災害造成產量損失的賠付,又區別于保險公司傳統的收入險,引入了公開透明的期貨價格作為價格端的理賠指標。該模式充分發揮了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的特長,讓農戶在產量和價格兩個方面都沒有后顧之憂,更有利于為農民提供長期可持續的保障。
20242024年,在鄭商所和延安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長江期貨在延安市黃陵縣創新開展全國首單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項目,為果農收入提供雙保險。值得一提的是,連續兩年的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試點有效幫助黃陵縣果農規避了自然災害損失和市場價格波動的雙重風險,防止因災返貧,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這一變化從黃陵縣果農臉上的笑容就能看得出。黃陵縣北巨頭村的果農李發元激動地告訴:前兩年的項目我都參加了,來年我還想繼續參加。因為現在種蘋果風險真的很大,災害多,參加這個項目能讓我更安心。2024年我收到的理賠款比我繳的保費多出很多,今后我會動員身邊果農一起買!
遼寧是我國的花生種植大省,但作為傳統農業,花生種植基本是靠天吃飯,產量看天氣,價格看市場,種植收益波動大,不利于花生種植業的穩定發展。近年來,花生收入保險+期貨項目在遼寧落地,助力解決了花生種植靠天吃飯這一難題。
據介紹,遼寧地區的花生保險+期貨收入險試點創新保險結算方式,按照期貨價格、現貨價格分別占比60%、40%的權重來確定保險結算價格,這種計算方式在期貨價格公允性的基礎之上引入地方現貨價格,更加貼近實際情況,使保險+期貨能夠更個性化地服務區域經濟。
臺安縣新臺鎮遵化村村長劉旭說:以往我們種花生,不是產量低就是賣不上價。去年政府組織我們投保了花生保險+期貨,既保價格又保產量,讓種植戶心里更有底。我們投保的4152畝花生獲得賠付44萬多元,平均每畝賠付約107元,幫農民解決了大問題。
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資。2024年財政部、銀保監會、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在廣西開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通知》。同年6月,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廣西銀保監局印發了廣西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方案,廣西糖料蔗成為繼三大主糧作物之后納入中央補貼開展完全成本保險的農產品,是我國首個試點完全成本保險的地方特色農產品,進一步推動了廣西糖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國家食糖供應安全。
象州縣蔗農萬先生在該試點項目中投保糖料蔗種植地1517畝,總保費1224元,自繳218448元。投保完全成本保險讓萬先生吃下了定心丸,解除了種蔗后顧之憂。這個保險充分考慮了我們的種蔗成本,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政府助農政策的實惠,不再害怕天災。他說。
C 優化價格險模式 降本增效
在不斷推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的過程中,各市場主體致力于通過改進優化價格險模式,降本增效,顯著提升保障農戶效果。
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商所以推動保險與期貨功能的深度融合為目標,探索優化價格險業務模式。具體看,2024年試點項目在保障程度上傾向淺虛值,保障農戶基本合理收益的同時有效控制費率成本,產品結構上針對中小農戶需求簡化設計,更加簡明易懂。風險管理方面,嘗試通過組合使用風險自留、購買期權方式,探索更加有效的風險轉移路徑,保險公司在項目運作中的主動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的第一師阿拉爾市是紅棗優質種植區。近年來,政府積極引導職工大面積種植紅棗,做大做強紅棗產業,2024年轄區紅棗種植面積達50萬畝,2024年已達到56萬畝,2024年紅棗產量達975萬噸,總體規模穩步增長。紅棗種植已成為第一師阿拉爾市重要農業經濟支柱。然而,受紅棗種植面積及產量增長迅速影響,近年來紅棗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價格及種植利潤持續下滑,形成增產不增收的尷尬局面。種植收益不穩定,影響棗農的正常生產和收入,下游加工企業利潤也進一步縮減,經營難度陡升,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20242024年,在鄭商所的支持下,第一師阿拉爾市連續三年開展紅棗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累計1268戶棗農投保,覆蓋種植面積384萬畝,承保數量192萬噸,保障金額24億元,累計賠付601萬元,平均每戶賠付4740元。
2024年,鄭商所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再次落地阿拉爾市,總保費820萬元、投保量123萬噸,覆蓋種植面積245萬畝,投保棗農1049戶,保障金額144億元,總賠付金額達到141萬元,賠付率達到128%,在增量擴面的同時,賠付率創歷史新高,呈現量質齊升局面。值得一提的是,產品設計在保障賠付效果的同時,兼顧投保戶的知識結構,做到了方案清晰易懂,投保戶能夠充分理解產品保障情況。此次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當地的種植戶對期貨相關業務的了解和認可度不斷提高,不僅能清楚地理解保險+期貨模式,還能用自己的話向其他農戶講解。
同樣連續三年受保險+期貨項目保護的還有新疆麥蓋提縣的棗農。20242024年,保險+期貨為當地14019戶棗農(含79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價格風險保障,覆蓋紅棗種植面積超16萬畝(折合現貨數量805萬噸),累計實現賠付413543萬元,切實保障了當地紅棗產業發展和棗農穩收增收,受到當地政府及棗農的高度認可。
阿瓦汗熱合曼一家是麥蓋提縣克孜勒阿瓦提鄉塔塔爾吾斯塘村的村民,家里種了46畝紅棗。她丈夫常年外出務工,兩個兒子還在上學,她自己身體不好,需要常年服藥,紅棗種植是家里重要的收入來源。
從2024年開始,阿瓦汗熱合曼連續三年參加了紅棗保險+期貨項目,累計獲得賠付款349萬元,除了支付兒子上大學的費用、看病吃藥、購買化肥外,她還用剩下的錢買了兩只羊。有了保險+期貨的保駕護航,她家里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沒了后顧之憂,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目前,經過多年增點擴面的保險+期貨項目遍布全國多個地區,讓成千上萬的農戶擺脫了靠天吃飯、豐年不豐收的困擾,為當地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D 兼顧多經營主體 助力鄉村振興
想讓產業發展壯大、鄉村振興效果更好,離不開產業中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年來,鄭商所推廣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兼顧貧困戶的同時,也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并將其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相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據介紹,2024年鄭商所加大期貨風險管理功能的普及力度,持續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現代意識、市場意識與風險意識。比如與河南省財政廳聯合開展的花生項目,除脫貧戶外參保對象通博娛樂城真實評價均為種植面積10畝以上的規模戶;與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開展的蘋果項目中,參保對象基本上是家庭農場、合作社,有力助推了試點縣域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培育現代經營理念。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的黃龍縣,以前因為土地貧瘠交通不便,是當時省里有名的貧困縣。但近幾年縣里因地制宜,政府大力引導農民開展蘋果種植,經過幾年的產業扶持,黃龍縣已被確定為陜西省優選蘋果基地, 2024年蘋果產量106萬噸,產值高達393億元。但蘋果價格波動較大,增產不一定增收一直是果農的心病。
為了解除黃龍縣果農的心病,在鄭商所的支持下,蘋果保險+期貨在當地落地,這對于當地果農來說是個新鮮事物。為了推動試點順利開展,在項目開展之前,以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為首的主辦方以線上直播培訓和線下調研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向果農宣講保險條款。宣講過程中盡量以果農更易接受的語言和案例的形式,將晦澀難懂的保險和期貨概念簡單化、通俗化,力爭投保果農能正確理解保險+期貨這一創新型農產品價格保險模式。宣講得到了當地果農的熱烈響應,有的果農發動全家老小一起參加宣講會,了解和他們家庭收入息息相關的蘋果期貨價格保險;有的果農在宣講過程中當即表示愿意投保;有的果農在會后通過電話等方式主動與保險公司聯系,再三確定該保險能夠保障蘋果價格后表示愿意投保。
據了解,黃龍縣蘋果種植的組織形式以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為主,其中家庭農場895家,專業合作社12家。全縣在農業系統里備案的規模化家庭農場共計320家,種植面積約48萬畝,占全縣總種植面積的40%。此次試點選取50家規模化種植的家庭農場和13戶合作社社農為保障對象,是黃龍縣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的一大特點。黃龍縣果業中心主任刁強向表示,給果子上了價格保險,果農就可以安心從事田間管理,一門心思提高畝產了。
本通博娛樂城 註冊送攻略次試點除了果農自繳保費低、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特點外,還在保險對沖方式上進行創新,探索保險公司與期貨公司風險共擔的模式。弘業期貨項目負責人冷莉表示,作為風險對沖的承擔主體,弘業期貨在鄭商所的指導下,聯合人保財險共同優化對沖方案,一改傳統保險+期貨模式中保險公司通道的角色,保險公司按照一定的結構和比例向期貨公司進行再保險,保留部分市場價格風險的風險共擔機制,是本次試點的一大亮點,也是優化保險+期貨模式的一次大膽嘗試。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近年來持續推出的期貨和保險融合的金融業務模式,保險+期貨越來越為田間地頭的農戶們所熟知。隨著項目經驗不斷積累,多地農戶提升了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也提升了種植經營水平與收益,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自發地參與保險+期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