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鉤釣”全部換成“白綱釣”,福村的婦女同樣受益。 程范淦 攝 3月28日: “漁業也要搞產業結構調換!”在儋州市白馬井鎮的福村,當年領導漁民革新生產方式的老支書鄭壽安說,“我們便是把魚鉤換了換,把釣法改了改,就換來了金錢,改出了效益。”人中之龍百家樂 福村是白馬井鎮一個有1000多戶的漁業村,長期以來靠釣業和小小船近海捕撈為主。2024年,看著傳統的釣業一年一網上百家樂賺錢年下滑,那時的村黨支部書記鄭壽寬心急如焚,而一次察訪,使他心頭一亮,豁然豁達。 沙龍 百家樂 賺錢 在珠海,他雇了一艘快艇,在海上和岸上來往穿梭,幾天下來,終于搞明了當地漁民採用的“白綱釣”專業,返來后,立刻推廣,把本來釣魚的小舢板,全部換成了快艇,把村民習慣採用的“黑鉤釣”全部換成了“白綱釣”。 這一換沒關係,同樣的魚,產量和產值都成倍增加,本來村里還有很多人無事可干,目前本村的人手不夠用,還要從外面去雇,由於每艘船需要24個婦女來搞后勤工作,以前補的婦女,目前全部都在穿魚鉤,每個月的收入都在800元以上。 “出海的人,收入增加得更多。”鄭壽安說,“以前平凡船員1年的收入是1萬元,目前是3萬元。沙龍 百家樂以前船老板1年的收入是6萬元,目前是20萬元,最高的1年收入38萬元。” “目前魚鉤的數目和出海的間隔,都比以前多出10多倍,”船老板麥瑞平說,“說來也怪,以前我們把魚鉤拔掉,目前是把魚鉤剪掉,魚鉤留在魚嘴上,魚嘴不出血,魚就可以出口,可以賣出好價錢。” 漁民富了,漁村也富了,目前福村每年都給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百家樂 機械手臂 破解200元到600元不等的生活津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