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上海,氣溫回暖,處處洋溢著生機。期貨在東吳證券大廈采訪了東吳期貨副總經理劉和劍,從個人經歷到資管業務,他不徐不疾,娓娓道來。
劉和劍笑稱已經在期貨行業走了一圈,他15年前進入期貨行業,從期貨公司研究員做起,做過分公司負責人,隨后回到總部分管過經紀業務、研究所以及資產管理業務。豐富的從業經歷,讓他傾向于多維度看待行業的變遷。
看好期貨資管業務賽道
東吳期貨在2024年年初獲得了資產管理業務通博娛樂城賺錢分享資格,發展之初,就堅持做主動管理型產品,發行了火車頭系列的對沖套利系列產品。直至目前,這一系列產品一直在運行,我們的初心沒有變過。劉和劍開門見山地說。
據了解,東吳期貨資管產品大部分以主動管理型為主,占比在90%以上。近幾年,東通博娛樂城提款流程吳期貨通過與母公司東吳證券協同,增設FOF類產品、CTA產品,豐富母公司的財富管理貨架。未來,東吳期貨計劃跟母公司形成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產品,以滿足東吳證券集團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
期貨資管業務是在大資管發展的背景下啟動的,各家期貨公司依據自身的資源稟賦,走出了不同的發展路徑。期貨資管業務發展初期,很多公司資管產品以CTA為主,把投資與資產管理等同,除少數公司外,大部分公司都走了彎路。隨著資管新規正式落地,期貨資管業務逐步回歸本源,在產品類型、策略、客戶與渠道方面逐步成熟,期貨資管業務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 劉和劍說。
期貨牌照的優勢是投研。劉和劍認為,期貨投研區別于券商與基金,后者更注重于行業與個股,挖掘低估標的,或者追隨行業景氣度的變遷,擅長追逐趨勢,所對應的是價值策略或者成長策略。而期貨公司研究標的是全球流通、全球定價的品種。以原油為例,研究方面關注美聯儲的政策、OPEC的動向、經濟增長等宏觀因子,更多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范式,對應的策略類型是宏觀策略。同時,期貨T+0交易機制對于量化交易有著獨到的優勢。策略方面,可以選擇自上而下的宏觀對沖策略,投資標的以股指、國債和大宗商品為主,來實現對全資產的配置。在此基礎上,也可以借力,形成全天候的FOF類產品。目前國內市場上,以宏觀策略為主的私募基金,比如凱豐、半夏投資等,要么有期貨公司出身的投研背景,要么結緣于期貨,這是期貨公司發揮自身投研能力做出特色的突破點。這也是劉和劍看好期貨資管業務賽道的原因所在。
人才永遠是稀缺的
當然,期貨資管業務目前在人才、投資能力上仍普遍存在短板。
人才永遠是稀缺的。從公募基金、券商機構引入外部人才,會面臨磨合、水土不服等問題。劉和劍建議,期貨資管業務人才最好以自主培養為主,同時也要借助其他金融同業機構的優秀經驗。他認為,期貨的研究范式和框架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據策略和對應的產品選撥相應人才。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從研究員到投資經理的進階路徑中,研究怎樣轉化為投資能力,進而轉為策略,最后落地為產品,對于這一系列成長的困惑,劉和劍給出一個方向:從行情出發,始于行情,發于策略,終于產品。他認為,研究員入行后,一般先從熟悉品種和板塊運行規律開始,構建先行的指標數據,行情研究到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可以往策略方向轉變,不管是價值型還是成長型,是量化的還是宏觀的,通過策略范式方面的錘煉,以適應資管業務更高的要求。
人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在正確的方向上,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給他們不同的成長空間,增強對行業和公司的歸屬感。劉和劍始終認為,人的發展和行業的發展應相向而行,才能迸發出最大的能量。
角色更迭見證行業變遷
堅守自己的道路總會有光芒。劉和劍剛入行時,國內期貨市場保證金不到1000億元,目前期貨市場保證金規模達到15萬億元,他見證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劉和劍是數學專業出身,畢業后做過數學老師,隨后辭職,他選擇繼續攻讀數量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方向是金融計量分析。2024年中金所成立,劉和劍對于股指期貨的上市充滿期待。與此同時,原油大漲,大宗商品的頻頻見諸媒體,懷著對期貨行業的好奇和向往,碩士畢業后,劉和劍毅然加入了期貨行業。
入行后,劉和劍從研究員做起,一干就是4年,之后經歷了從研究員到營業部負責人再到公司管理者的角色轉變。
回首來時路,迷茫和困惑亦常伴左右。劉和劍告訴:在做研究員的時候,我經常自我否定,不知道研究能否給客戶帶來價值。當時如果選擇逃避也很容易,但是我想看看客戶在做什么,客戶到底需要什么,就轉型做了業務。
做業務時,發生了一件讓劉和劍至今記憶猶新的事。20通博娛樂城提款手續費24年,客戶借道基金公司專戶發行一只產品,當時期貨公司參與機構業務剛剛起步,基礎建設方面非常落后。客戶不懂,我們也不懂。通過這件事,我們才開始學習了解托管人清算模式與券結模式的區別、備付金的支付、資金劃撥及投資標的的稅收等一系列運營的細節。之后我們陪著客戶一起學習規則,了解資產管理行業,逐步為后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劉和劍回憶說。
2024年的時候,劉和劍成為一家期貨公司分公司的負責人,那個時候,六七個人的營業部,有近30億元期貨權益,其中大部分是金融機構客戶。股指期貨限倉政策出臺后,業務受到較大影響,有下屬問他:我們還能干下去嗎?劉和劍當時堅信,期貨行業是很好的賽道,只要做到足夠專業,就一定能迎來更好的發展。在之后的日子里,他默默陪著客戶一起轉型,看著客戶從股指期貨擴展到商品期貨,客戶的投資策略不斷豐富。這通博娛樂城註冊連結是陪伴客戶成長的過程,如果從業人員不能不斷進化,行業的快樂是體會不到的。他說。
今年年初,證監會修訂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其配套規范性文件《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并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規提高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自有資金參與其自身集合資管計劃的比例,并給予部分期貨公司投資場外衍生品等非標資產的權限。劉和劍認為,這是對于期貨資管業務規范發展的一種肯定。
按照社會發展的節奏,做正確的事,期貨行業越來越好,是我們堅守職業理想最大的支撐。 劉和劍說。(本系列完)